新闻动态

追求卓越之路(五):三全育人 打造新时代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新样板
发布时间: 2022-10-13 10:19:48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通讯员李平 孟庆达 陈俊男 赵恩民 宋霖 耿婧 编辑严丽莎)9778818威尼斯党委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试点工作以来,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美丽中国·宜居地球:2030——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战略规划》,科学谋划、全面统筹、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湖北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研讨会,校长王焰新出席

学院召开“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出席

 

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在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上作分享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全面统筹办学治院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充分挖掘各项工作蕴含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构建微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一)深化课程改革,拓展课程育人渠道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实现了价值引领、能力达成和知识传授。各课程“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构建美丽中国“4+N”环境地球科学类课程思政体系,深入推进135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全院教师、教材、教学、教法和教标,挖掘水、土、气、生、环学科群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元素,提升了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不断释放自然科学课程的哲学思维、学习价值和方法论,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加强课程思政研究。近年来承担各类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新时代跨学科一体化育人创新研究与实践》(武汉出版社2020)。

       建立课程育人考核评价制度。学院自2018年起实施大类招生,修订完善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将美丽中国课程思政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对教师教案和教学行为严格把关,加强专业课程群建设,推行核心课程小组制,对未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案和未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堂教学实行“一票否决制”。把课程育人作为教风建设、教学督导和专业教师教学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学术领航,增强科研育人功效

       建立科研育人导向机制。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每项科研课题中加以应用,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体现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各环节。聚焦“美丽中国·宜居地球”的地质环境与健康,健康地学交叉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主导作用,探索水土气生大环境学科群一体化育人模式,全球生态/环境领域ESI排名进入前1%,且学科排名位次持续前移。在学科交叉过程中注重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寻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有效带动相应专业建设。

科研育人

       产学研基地平台建设落实。健全完善9778818威尼斯产学研基地育人标准,持续推进校内教师和生产单位专家共同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基层和生产一线。构建依托C地球科学国际联盟、构建大气国际大学联盟中国南南合作网等国际化育人体系。健全完善科研团队评价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效作为科研团队、科研教师考核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把育人成效作为科研团队、科研教师表彰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学生团队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银奖1项,铜奖2项,湖北省金奖1项。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在北戴河、周口店、秭归、巴东等实践育人基地基础上,拓展梁家河、张国旗故乡陵川两个实践育人新基地。不断丰富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内容,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以“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打造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认证和表彰制度。依托北戴河、周口店、秭归三大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开展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内容的“三基”训练和以练思想、练作风、练本领为主要内容的“三练”实践育人活动,实现从“初恋”到“热恋”再到“依恋”孜孜以求的专业情怀。坚持每年一度师生实习风采展活动,形成了《师生实习风采展》画册与展板。聚焦美丽中国主题,会聚长江流域,寻找红色资源教育实践基地,“张国旗班”社会实践团获湖北省“三下乡”优秀团队。

暑期实习 

       “张国旗班”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以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以“张国旗班”行动计划为统揽,依托“张国旗班”实践团,寻访校友足迹纳入社会实践重要内容,“红专能优”嵌入师生党支部、团支部、专业志愿服务团队的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建立师生共同体,促进教学相长。2021年“乡村振兴学校实践育人基地”落户张国旗家乡陵川县,组织师生重返张国旗故乡,开展纪念张国旗牺牲二十周年系列活动,邀请张国旗家属和生前同事好友召开座谈会。“张国旗班”社会实践团获湖北省“三下乡”优秀团队。

       (四)传承红色基因,构建文化育人同心圆

       弘扬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得以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充分融合,结合传统节庆日、重点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选树表彰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师生典型。

“张国旗班”团支部敬老月活动

环境文化科技节开幕式

学院举办科普活动

 

学院举行植物培养大赛

       环境文化科技节等成为特色文化品牌。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围绕世界地球日、水日、土地日、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创新开展一年一度的环境文化科技节。绿色协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气象科普协会等社团建设日益完善,选树一批环境科普团队和优秀师生典型。地子归社团建设成果显著,持续增进校友与学院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一代代环境学子,扎根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五)把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优化网络育人环境

       网络素养培育不断深化。重视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拓展了网络文化建设平台,教育引导师生认识网络、理解网络、安全触网、善用网络、从容对网、理性上网、高效用网、智慧融网、阳光用网、依法用网。文明建网、文明用网、文明管网。加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阵地建设,通过学院官网、易班、小水滴微信公众号等“两微一端”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传递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学院“小E有约”系列活动

       网络文化建设持续加强。成立了学院易班工作站,加强学院网站和全媒体平台建设。组织专业教师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融入专业慕课建设。双管齐下,线下打造“小E有约”互动交流平台,线上建设“小E在线”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小水滴微信公众号、学院官网等制作相关学风、党建引领推文、视频,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学院网站多次获得学校先进单位。

       (六)注重身心健康,创新心理育人模式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成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结合班级实习情况有针对性组织本科班级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筑空间,线上线下建设“心灵驿站”,将科教楼四319设置为师生谈心室;在2021年“心理健康季活动”中9778818威尼斯承办“感受生命成长,追寻生命意义”植物栽培活动,两校区共计17个学院300余学生参与。

学院举办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训

       “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健全。建立重点关注对象信息数据库,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定期组织专业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班团干部、宿舍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训,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段星鑫教授做恋爱心理学报告、校心理健康中心杨琴老师为学院学生作“压力与情绪调节”心理专题讲座。

       (七)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拓展管理服务育人资源

       “以生为本、服务为要”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院一盘棋,全院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思维转变、观念更新,管理为手段,服务为目的,共同推动和形成了“学校党委领导、学院党委牵头、部门协同推进”的“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打造校内育人共同体,与学校各职能部门联系沟通加强,探索形成“三全育人”联席会或咨询会机制。

       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晋城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辛艾艾为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揭牌

院长史建波与武汉臻和CEO赵饮虹签署联合办学备忘录

       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深化与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中科院的8个研究所以及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联系,合作共建环境工程菁英班、生物科学菁英班、大气科学菁英班、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等培养形式,形成政产学研用共同育人的协同效应。

       (八)“感恩·励志”奖助学金提升工程,优化资助育人体系

       学校和学院两级奖励资助工作全面聚焦。根据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励资助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荣誉奖、奖学金和其他日常竞赛奖励的评选申报工作顺利进行,经济困难资助和学生发展资助工作有条不紊推近,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断落实。

王大纯基金奖学金颁奖仪式

 

香港同心教育慈善文化基金会来访交流

       “感恩·励志”奖助学金提升工程成功实施。组织获奖受助学生积极参加志愿公益和社会实践服务。用好王大纯基金、宇驰基金、同心基金、水科学之星基金、82级水文校友基金等,编制获奖受助学生先进事迹集,完善发展型资助体系。通过经济困难学生谈心谈话、实地走访调研等途径完善困难学生信息库,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

       (九)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提升组织育人格局

       构建“多级”“三型”党建组织育人模式。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将“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的考核重点内容。以建强支部、选好支书为宗旨,实施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积极有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用。

 

学院党委书记李素矿为秭归实习师生讲授“追求卓越之路”专题党课

       “四个回归”建设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将“十大育人”体系落实到全院教职工的日常工作,教育学生回归常识,刻苦读书学习,争做“六有”好青年;激励教师回归本分,潜心教书育人,争当“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人才培养回归初心,倾心培育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铁军”;立德树人回归梦想,致力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地大梦,建成特色鲜明、理工并重的国际化研究型学院。

       (十)管理育人,做实条件保障工作

       细化岗位育人职责,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制定《9778818威尼斯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严肃处理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完善《9778818威尼斯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将思政素质作为选聘教师的首要依据。政策保障落实到位。制定《9778818威尼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制订“三全育人”改革目标、重点任务和指标体系,建立完善建设标准和考核指标,明确任务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量化到岗、细化到人。推动“三全育人”任务融入教学考核、工作考核、干部考核、评奖评优等环节。

 

学院召开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

       学院师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引领下,在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地大梦的奋斗过程中,提出了环境梦:2020年实现跨学科研究与教育教学型学院、地下水方向国际一流,单独进入ESI前1%、相互依存的学科生态链,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核心力量;2021-2030年,实现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环境/生态领域进入ESI前1‰;2031-2052年,成为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国际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心、自我生长式的学科生态系统,学校事业发展排头兵战略支点。

上一篇:9778818威尼斯举行2022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